[繁體]
365bet网址信息交流中心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365bet网址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庆臣

IP:221.2.107.*
2015-1-12 11:47:10
《吴氏宗谱》简介
《吴氏宗谱》简介
吴的原始文字为“ ”,是双腿叉开屹立于大地上的“人”的象形字,也是“天”的甲骨文字。后来演化为“吳”,意为举手宣誓之意。代表吴氏族人勤劳、勇敢、正直、忠孝、仁爱。
吴氏始祖泰伯,为周太王的长子。他为让位三弟季历,托采药,自陕西太伯山顺江而下,定居荆蛮(今江苏无锡东南梅里村)。故孔子尊吴泰伯为先圣,并称赞说:“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德而称焉。”
自泰伯奔荆,从而归之千余家,后以姑苏(今苏州)为中心建立吴国,故以国号为姓。其二弟仲雍为第一世。第四世周章被武王正式封为国君。13世禽处在位39年,14世君转在位41年。17世去齐,为春秋时吴国国君。18世寿梦开始与中原交流,经过数十年,吴国成为拥有今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等地的泱泱大国。
公元前561年寿梦去世,诸樊以长子身份临时摄政,准备废长立少让位季札。季札逃,诸樊摄政13年,在攻楚时身先士卒中箭身亡。二弟余祭即位,金戈铁马,南攻越国,西入强楚,在位17年。三弟余眛即位4年,由长子王僚即位,在位17年。诸樊长子阖庐派人刺杀王僚,自立为王,以伍子胥、孙武为军师,亲率大军战楚,公元前506年联军唐、蔡五战五胜。攻克楚都城郢时,楚国求秦,吴国失利,其弟夫概自立为王未果。公元前496年,阖庐在攻姑苏受伤而逝。次子夫差继位,致力于富国强兵。三年后大败楚国于夫椒,越王勾践忍辱求和。夫差听信奸相太宰嚭谗言,于公元前848年,远上黄池主持诸侯会盟,越王趁机败吴。
自吴国建立750余年,世世昌盛。因夫差轻越误国,族人散居各地,部分改为他姓。延陵季子一支为吴氏传承起了重大作用。季子次子征生为20世,在吴越之战时逃亡齐国,被齐平公接纳。21世启蕃,投奔鲁国官任相国。22世吴翊弃政从文,在孔子弟子颜高门下习儒家学说。吴售(翊公次子)为23世,次子庸,因鲁国政争逃到晋国。这样,征生一支又自山东迁山西。
27世吴申,为庸的曾孙,在战国末期入楚,出任大司马,后弃官南渡长江迁江西庐山,寄情于山水以诗酒自娱。其长子吴芮汉初受封为长沙王,配商氏女生六子,长子臣世袭长沙王,其他四子均受封侯。29世吴浅为芮公三子,其后信、广惠、千秋、衍陵四世均世袭便侯。衍陵长子王全为34世,自山西迁亳(河南商丘西南)。35世隆,36世复兴自亳再迁宛。
37世吴章为西汉末年著名学者,《尚书》学教授,为人刚正不阿。长子尉,为光武帝刘秀的一员猛将;次子汉,为东汉开国元勋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三子翕,封褒亲侯;四子演,封大将军。
39世成嗣(吴汉长子)为广平侯,其次子吴盱为筑阳侯、平春侯。
41世如胜(盱公之子),为第二代平春侯,创修吴氏族谱。永兴二年(公元153年),汉桓帝寻访太伯庙,对《吴氏世系》拍案叫绝,封吴胜次子允承为奉祀侯。这样,季札后裔吴征生一支,经过600多年的辗转迁徙,又回归到故土——江苏吴郡。
43世吴颛为奉祀良侯,长子熊庆官大尉掾,三国时孙权称帝后被封为太傅、奉祀侯;次子景及,官至丹阳太守封扬武将军;二女适东吴孙坚,长女史称吴皇后,次女为吴国太。
45世康年(熊庆长子),任孙氏吴国丞相、中书令、太子傅之职,后封为奉祀侯。46世延英,任吴国丞相中书令兼领太子太师,后改封为嗣贤侯。
47世之则,世袭父职。49世皋益(式公之子)晋明帝太宁元年(公元323年)被追尊上古圣贤后裔,封为昭衍公。长子佶,世袭昭衍公的爵位,被任为中书令,咸和三年(公元328年)封为渤国公,逝后赠为太师;次子儇,后裔经正己、定、先、延传为猛公。
吴猛为55世,以恣蚊饱血被列为二十四孝,任西安令,迁江西分宁入晋,官至散骑常侍,后成仙升天。后经神霄、柳、玄得、授、文蔚。61世良 ,唐贞观14年,由豫章(今南昌)迁居歙州,发展为安徽休宁吴氏。
62世义方(良公次子),喜爱新安山水赴歙讲学。次子少微,唐嗣圣元年(684年)进士,授晋阳尉官至左台监察御史,富文辞号称北京三杰之一,主持《吴氏正宗谱》修编,后居安徽休宁凤凰山,形成了左台吴氏。
64世吴巩(少微次子),被世人称为孝子。唐开元间进士,官至中书舍人,以文学著名。其三子泉(字星源),肃宗朝任建州长史。长孙王全,稟赋明敏不求仕进,以耕读教子为乐。此后,叔溱、矩、明、道隆、晋、深之6世传至五靖。五靖(深之长子)为73世,迁富饶。其二子景秀、景元均官至国子祭兼御史大夫。
景元之子富生;孙驹;曾孙用清,宋仁宗时著名儒士,居富饶。用清六子,后昆兴旺分迁多处。三子吴启,后传延硕、玮、文桂、七三。
七三(文桂三子)为82世,迁肥东(安徽定远)六家畈,赠镇国将军佥大都督府事护军,追封为颖上县子。其子再三,赠骡骑将军都指挥使护军,追封为延陵伯。其孙兴三(再三长子),赠荣禄大夫、同知、大都督府事柱国,追封为渤海侯。曾孙吴良、吴祯为大明开国名将。86世吴坚(吴祯长子),任西安护卫镇抚。
87世伯(吴坚长子),明建文壬午应召勤王,敕封都指挥。1402年间为南军压运粮草时遭燕军伏击而殉职。燕王起兵称帝后追杀将领后人以除隐患。亚氏率领全家由安徽歙州北逃至莒,等官兵过后,怕遭反扑,于是又南下分居。
吴氏族人以凤凰为图腾,堂号为“至德堂”。《吴氏宗谱》自汉代吴如胜创修,受汉桓帝褒扬。唐朝嗣圣年间,左台监察御史吴少微主持进一步修编。后来,因吴氏后昆世代繁衍,宗谱繁多,查阅不便,各支系只有另立支谱。
明朝建文,官至大鸿胪的吴坚次子仲,隐居郯北籆庄,另建祠堂,另立支谱。
后军督伯公长子太,隐居兰邑西乡白沙村,另立支谱。
伯公次子甫,随凤迁徙至沂西凤凰岭建村隐居,发展为凤凰吴氏。甫公之子举公与明中后期,由凤凰庄迁长寿山左建村而居。长子尚仁好胜喜施;四子尚智为清顺治皇帝的引路侯。尚仁长子光耀(字继先)识字明理吟诗赋辞,率二子于明末迁居东流,长子泰裔(字荆伯)书法风神有钟王之笔意;次子雍裔(字荆仲)受康熙帝嘉奖为“忠孝节义”。此后雍正、乾隆、嘉庆皇帝多次褒扬吴氏为“忠孝之家”“积善之家”。族人于乾隆25年大修族谱,以后又多次续修。2005年,吴庆臣编辑的《吴氏宗谱》分“谱序文集”“正宗源考”“吴氏宗谱”3个部分。收编了康熙、乾隆、朱熹等名人笔迹及先祖、宗祠图片。收入了唐代吴少微,宋代赵佶、苏轼、苏辙、司马光、王十朋、文天祥等人撰写的谱序,和清康熙、乾隆、道光及民国年间的谱序,并收编了族规、锦文、对联、谕旨、祝文、祭文、碑文、传文、事件等。内容自黄帝、泰伯、亚氏至到现在,历史跨度4700余年。《吴氏宗谱》按世排列,对人物的住址、年龄、生平均作了介绍。二支族人大致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山东、安徽、徐州等地,苍山县黄家馆、殷家馆的吴姓就是凤凰吴氏后裔。
伯公三子参,与母亚氏隐居郯西蒲坦,于民国47年另建祠堂,另立支谱。该三支人丁兴旺,苍山县大部分吴氏为参公后裔。与三支同谱的有:白沙村、谱滩(蒲坦)、凰落(皇路)、吴家村、仲村、官庄、邢家村、姚家村、东店子、西店子、宝山窝、宝山前、西马山、西河、于沟、沂沟、双石桥、吴家寨、吴家桥、官路、石龙庄、念沂泉、北芙蓉、南芙蓉、莱子汪、神山、吴冶庄、珩头、城里、湖埠、黄墩、陈家庄、红花埠、港上、西湖家村、东湖家村、嘉庄(贾庄)、峦墩、渠沟、张家林、大埠陵、盤车沟、卜家庄、石曲、车辋、后峪、金耙齿、吴家庄、袁家庄、张家寺、榆林、桃林、邱家庄、郯城、双沟峪、白山、吴家庙、圈里、高家寺、石杭、赵楼、北城。



吴广学: (2015-1-21 16:36:23) 作者QQ:157273748 IP:60.213.50.*
Re:回复庆臣宗亲

关于蒲坦、篗庄吴氏,希望能联系到您,与您一起探讨
吴荣: (2015-1-26 14:33:44)
Re:吴坚世系与我族一致。

吴祯有五男十女,坚,忠,端,洪,十。
吴勇: (2015-1-26 18:48:41) IP:183.164.198.*
Re:吴氏世系研讨

78世启79延硕80玮81文桂82七三83再山84兴三85良,祯。
吴永: (2015-1-27 10:55:35)
Re:吴良,吴祯世系主线清晰

:吴良,吴祯世系主线清晰:吴忠一只在吴禅堂,但吴忠不可能只一子,其他有可能在建文帝时期,避祸外迁。
吴凡: (2015-2-7 16:37:10) 作者QQ:1296720422 IP:36.63.121.*
Re:

我们的宗谱在前38世的都是一样
(留言待查阅...)
(留言待查阅...)
吴正东

IP:120.71.202.*
2015-2-14 9:22:32
吴畦谏议
吴正东/文  
泰顺新浦乡吴宅村坐落在清幽逶迤的山坳里,行走在狭窄的鹅卵石路上,村居错落有致地分布在两旁,沿途树茂林幽,翠竹摇曳,叮咚流淌的溪流蜿蜒而过,唐平章事谏议大夫吴畦的陵墓就建在这里。
吴畦老家在山阴(今绍兴),是他辞官归隐后才举家搬迁到泰顺的。相传他的出生带有神奇色彩:吴家庭前有小池,母亲张氏忽夜梦池中老蚌生珠,光彩盈屋,醒来后便产下吴畦。出身书香门第的吴畦,幼承家学,习儒书,通经史,以道德文章闻名于时。
十七岁那年,他赴京师考入唐代著名学馆——广文馆。就读三年中,与同窗令狐滈志趣相投,结为好友。咸通元年(860),两人一起考中进士。其时,令狐滈的父亲令狐绹正执掌朝政,他很赏识吴畦的才华,在他的竭力举荐下,吴畦破格当上了桂州刺史, 不久又调任润州刺史。
润州就是如今的江苏镇江,吴畦在那里以德施政,励精图治,深受当地百姓的拥戴。旋即,他又擢升为河南节度使。当时,他管辖的河南地区是黄河泛滥的重灾区,所到之处满目疮痍,惨不忍睹,大批灾民流连失所,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吴畦以国计民生为本,到任后一边上奏朝廷为民请命,要求减免地方赋税;一边率领民众修筑河堤,补种庄稼,抗灾夺粮。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战胜灾害恢复了生产。
光启二年(886),吴畦因政绩突出,被上调至京都担任谏议大夫。谏议大夫的主要职责就是谏议朝廷官员的得失。吴畦正直无私,嫉恶如仇,是个眼中容不得沙子之人。当时,宦官田令孜恃宠专横,执掌大权,连僖宗皇帝都敬他三分,尊称他为“阿父”。百官畏其权势,见到他都像老鼠见猫似的,战战兢兢,避之唯恐不及。吴畦却偏不买账,后来居然在太岁爷头上动土,上了一道弹劾田令孜“假威弄权”的奏章。此举真乃一石激起千层浪,朝野上下无不感到震惊,不少人都为他捏了一把汗。幸亏田令孜自任西川监军使,赶着去了成都,僖宗知吴畦忠直,总算没找他的麻烦。从此,“吴畦谏议”的名声不胫而走,传遍各地。
光化三年(900) ,国难益重,昭宗皇帝想到吴畦当年的忠谏之言,无限感慨。为表歉疚之意,特遣使赐《铁券全书》,规定月给俸米,岁赐绢帛,如犯罪可免一死,以示恩宠与殊荣。
吴越王钱镠得知吴畦的行踪后, 于天祐元年(904),曾派吴畦的旧友、诗人罗隐前去寻找,罗力劝吴畦出山为官,吴以年老体衰为由,拒绝了对方的请求。此后,吴家就一直留居在那里,成为泰顺吴氏之祖。后裔繁衍不息,除泰顺的库村与吴宅外,瑞安的陶山、高楼等地也都有吴氏分支。
吴畦陵墓原建于后唐同光元年(923),清道光三年(1823)重修,墓室前刻有吴畦《夜堂呤》诗,明嘉靖年间王叔果所撰《重修有唐平章事谏议大夫吴公墓碑记》立于墓前。1990年,当地群众自筹资金重修“吴畦陵园”,还兴建了吴畦纪念碑。“忠谏削藩存刚正 义尽退隐显荣光”。如今,当人们望着吴畦陵园门前的这一副对联时,便会从心底里油然而生对先贤吴公的敬意。 
吴畦(840—923),字祯祥,原籍山阴(今绍兴), 唐咸通元年(860)中进士。历任桂州刺史,河南节度使,中书令同平章事,谏议大夫,太子太保。居官清正,忠直敢言,因谏止宦官参政, 忤逆权臣和皇帝,被贬任润州(今江苏镇江) 刺史。后辞官隐居安固库村(今属泰顺县)。光化三年(900),昭宗念其忠谏,赐《铁券全书》。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183.138.54.*
2015-2-12 15:11:07
瑞安吴氏宗亲新春茶话会
瑞安吴氏新春茶话会

各位吴氏宗亲长辈、商贸企业家、宗亲代表大家好!
    光阴如箭,日月如梭,飞越奔马,喜迎吉羊。今日在这里召开“瑞安吴氏
新春茶话会”。参加人员由各地吴氏宗亲代表、部分商企老板、“研究会”委
员会代表、编辑委员会代表等,大家欢聚一堂,是我们瑞安有史以来的吴氏宗
亲首会,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一次“春节宗族联谊”活动。
    首先我谨代表“吴氏文化研究会”向你们的光临,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
时也非常感谢一直在关心、支持吴氏文化事业发展的:吴姓长辈、各片区负责
人、编委成员、商人、企业家、社会各界人士。祝大家身体健康、新春愉快,
阖族平安!----我受委员会委托,对中华吴氏渊源、“瑞安吴氏”发展基本情
况向大家作以下简要汇报,供大家探讨,请多多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一.中华吴氏渊源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环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族其有宗,四海
神州,岂此外焉。吴氏先祖,原籍陕西,姬姓部落,始发殷商;古公亶父,尊
号太王,育有三子,道高德厚。长子泰伯,次名仲雍,三子季历,诸侯世家;
历子姬昌,帝王之相,为立储王,古公忧伤。兄弟尽孝,随父意愿,采药为名,
远离故乡;奔赴荆蛮,开拓江南,三让王位,万家敬仰。创建勾吴,以国为氏,
拓展无锡,定都梅里;泰伯无嗣,继位仲雍,传宗始祖,一脉归宗。以德治国,
万民乐业,兴族强国,代代传承;盛世太平,寿梦图强,季札禅让,阖闾霸业。
历近八百,卄五王列,直至夫差,骄傲失国;王子家族,四散流离,不忘国耻,
仍认国氏。吴氏族人,三千多年,历史长河,繁衍生息;至高品德,博大精深,
辉煌业绩,久盛不衰。司马迁称:《泰伯世家》,被孔子赞:“至圣至德”;
华夏大地,史载文颂,文臣武将,无不赞赏。八大郡望,历程曲折,同宗渊源,
血脉相连;大江南北,环球大地,五湖四海,遍布后裔。改革开放,族人变迁,
经济繁荣,认祖归宗;盛世修谱,历代族风,历史洪流,势必行舟。尊宗敬祖,
族人联宗,承前启后,传承家风;发扬祖德,子孙豪荣,至德精神,日月天同。
    三千多年前,先祖泰伯公,三以天下让,为后人创立,三大里程碑:一是
禅让才有周室八百多年基业,孝义忠全;二是功开万古江南,名垂千史;三是
树立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四海敬仰。泰伯公无嗣,由仲雍继位,这种德行被
孔子赞为“至高无上的道德”成为当之无愧的德圣!千百年来,至德精神激励
着无数后人为之弘扬,成就非凡,硕果累累。特别是近代以来,社会条件的根
本变化,至德精神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更加吻合,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泰伯生于公元前1285年,逝于公元前1195年,享寿91岁,在位四十九
年。泰伯的去世,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哭声震天。丧葬时百姓争向遗体敬献鲜
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枯萎。后去者不忍空手无花,聚众商议,泰伯生前喜欢
种麻,大家各采一束麻系在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一风俗
历经数千年,在民间流传至今,遂形成了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
丧葬礼俗。
    历史告诉人们,没有泰伯兄弟的让国南奔,拓荒荆蛮,就没有今日的江南
历史文明和文化,更不会有今日之吴姓。因此,“让”即是吴氏族人本能的基
因,又是吴氏子孙独有的标志。它赋予吴氏族人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吴氏子孙
在国破家亡之后,重新崛起,仍然走向欣欣向荣之局面,不断向全国各地,异
国他乡,生息繁衍,开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一支勤快、勇敢、开拓、
进取的优秀大姓族。
    泰伯、仲雍不仅是吴氏族人的始祖,而已成为“江南万家始祖”。农历正
月初九是泰伯公的生辰,每逢这日,国内外、族内外人民纷纷前往敬拜。清明
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是吴氏后
代子民的骄傲。吴氏文化永盛不衰,泰伯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我
们要颂扬泰伯的崇高美德、继承吴姓的优良传统,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为吴
氏的繁荣发展和伟大复兴而努力!
    二.吴氏文化研究会的基本情况
    (一)研究会成立的概况
    瑞安吴氏族人,为继承和发扬祖先的丰功伟绩,2012年1月,宗族代表自
发组织成立吴氏文化研究会“筹备委员会”。由于各种条件、思想等因素的限
制,无法正常运转。直至2013年11月9日,各地吴氏宗亲代表在汀田街道金
后吴氏祠堂,召开吴氏宗亲会,正式成立《吴氏文化研究会》,选举产生:会
长、副会长、秘书长、宗族(村)联络员等,聘任名誉会长。
   自“筹备会”成立之日起,历时三年时间(至2014年底止)。通过宗族走
访、大小会议及座谈会近100次(其中:大会6次、委员扩大会4次、座谈会形
式50多次)。宗亲们:从不认识得到相识,从不理解转为支持,从被动转化为
自觉,迅速走向发展步伐。大力挖掘吴氏族人之财力、智力。启动编修《吴氏
通志》的相关程序,制定捐资入册方案。资金问题,研究会班子人员带头捐资。
2014年5月3日,在塘下沈岙吴氏祠堂召开吴氏宗亲代表大会,充分表现对先
祖感恩,共祖同源、枝叶共茂的浓厚亲情。初步筹集资金25万元。2014年6月
22日,成立《吴氏通志》编辑委员会班子,6月28日正式开工。
    (二)意义和宗旨
    《吴文化研究会》成立和《通志》编写,标志着:瑞安吴氏族人找到了祖
源、拥有了自己的小家族、拥有了宗族活动团体。象征着:千百年来“瑞安吴
氏文化”发展史上步上台阶。历来的皇朝、政府或党派,都有改朝换代盛衰时
期,唯姓氏宗族的血缘,永远与世长存。吴氏文化研究会的建立,尊宗敬祖,
承前启后,具有深远历史意义!
    编修通志的宗旨是:对吴氏的渊源、世系、迁徙,以及经济、文化、人口等
情况,进行大普查、大疏理、明昭穆。一旦通志的问世,再现吴氏先贤高尚品德
的丰功伟绩。更加增强宗族向心力,凝聚力,更好地将吴氏祖先三千多年至德文
化发扬光大。
    (三)精心组织、克难攻坚
    正式开工编辑《吴氏通志》以来。编委成员对瑞安各地吴姓的宗族资料搜
集,本着尊宗敬祖、谨慎求实、寻近追远;对照中华吴氏大统宗谱、及相关网
络文献资料为依据,尊古扬今、认真考究、订正,慎重整理。在整理过程中,
历史名人辈出,宏扬前辈们辉煌业绩,光辉形象;查县志近代名人,为中华民
族作出很大的贡献;看今朝任政府部门、专家、商贸企业及社会各界人士。瑞
安吴氏族人在历史上,有很高的地位与声望。也发现宗谱中存在许多问题,如:
世系有误、祖宗出生朝代差错、冒认祖宗(冒认官亲)、祖地不明、有些出现
几世或几十世无历史记载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逐个推理审次。针对部分情况误
差的宗支,组织相关宗族代表及编委代表,到福建-福鼎、霞浦、福安、东阳、
江西、茶山、泰顺库村等地,进行核对、取经、学习,并带来相关信息资料。
在资料整理过程中一些不清世系,办公室编委几位同志废寝忘食、凝心聚力进
行探索。特别是年已90岁高龄的吴顺录前辈,早起晚归,每天起大早,上山提
山水,供应办公室人员饮用。还有各片区会长、族长、宗族负责人、宗亲代表
等,大家都不计报酬的辛勤付出,这些宗族观念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载入
史册,百世流芳。
    半年多来编委成员汇集了其他省(县、市)已编写的通志,取其精华、去
其糟粕,精益求精。《瑞安吴氏通志》将编成一部:更精致的图文并茂、更通
俗易懂、更引人注目,争取一流的,具有历史性意义的《瑞安吴氏》文献。通
志成稿时间至少还需1年半完成,估算耗资近100万元,但资金缺口较大,望
在座吴氏宗亲要大力支持、慷慨解囊。
    到目前为止,宗族谱源(谱头)资料搜集已完成(最大难题已克服),占
完成总工作量的70%。瑞安共有四十多支吴姓宗族,家谱数量四十多部。居住分
布地点约100个自然村,分谱约90份,有些宗谱已共修,有的宗谱年久失修,
现有总人口5万左右。经过编委成员、各片区负责人、各地族长、及宗亲们的
不懈努力,所有谱源谱头、外纪世系,全部整理完毕,全满完成预期的任务和目
标。在此,我向所有为“吴氏文化”发展事业的宗亲,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三.严格财务管理制度
    《吴氏通志》编委会成立后,文化研究会工作进入正常运转,班子成员及
各地宗亲加倍信心。继续宣传、发动,重复走访。通过交流、宗亲往来、会议
形式等,大大加强族人的向心力、凝聚力,与瑞、瓯、苍、平等市(区)吴姓
宗亲增强了深厚的宗族感情。2014年5月份止(编委办公室 未成立之前),
会议餐费都是各地宗亲热情招待支出,走访旅差费用、汽车油费等,都是个人
自负,未向吴氏总会财务支出。
    编委会成立至今,大家也是无偿奉献,只有上班工作餐(中午15元/餐左
右),客人来往很简单(都吃便饭),所有参加的班子人员,路差费、车油费
用等,都还是自负。严禁一些不必要的开支费用,尽量控制不必要的外出参加
各类会议,大家一心一意、集中精力,千方百计将《吴氏通志》编写成功。
    “文化研究会”是一个姓族团体组织,配备专业会计和出纳人员,实行财
会监督、财务公开制度。资金支出都有经手人、证明人。1000元以下有会长审
批支出;1000元-10000元以下由委员会代表通过支出;10000元-50000元以下
由常务理事会通过支出;50000元以上支出必须通过会员代表大会。财务支出定
期向会员代表大会通报。财务监督组13人组成,定期审查财务收支情况。银行
由专人开户、会计管账、出纳管现金往来及银存折密码、监督组成员中有8人
银行账户联网,收支情况随时信息提示。财务管理,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管理
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和财政部门监督,任何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2015年1月止,共捐资30多万元(部分已认未收),其中:20万元银行
存定期;2012年1月(筹备会)至今,开支8万多元(其中:大、小会议餐费、
资料费、办公用品、上班午餐、外出搜集资料路差费等);银行存款3万多元。
    四.下步工作打算、捐资入册及荣誉档次
    (一)2015年工作打算
    2015年1月8日,经研究会第四次委员会决定:今天在此举行吴氏茶话座
谈会。参加人员:研究会、编委代表,从商者、企业家代表,吴氏热心人士等
(包括已捐资5000元(含)以上者),是一次吴氏宗亲交流沟通活动,也就是
瑞安吴氏宗亲由史以来首次新春活动,具有历史性意义的。
    下步工作,任务艰巨、意义深远。研究会班子人员要统计人口、筹集资金、
拍好各类照片入册(包括:宗族祠堂、古迹,从政、从学、从医、从商、企业家
等出资者照片,个人简历等统计)。统计截止时间,于2015年农历12月底止。
宗族、商、企、个人等捐资金额,三年时间为累计入册。预计2016年5月1日
前成稿,一旦截止统计时间,未捐资的宗族、商企或个人,想入册就没有机会
了。所以大家任务非常繁重,务必要加大宣传力度,以免被人嫌话和怨言。
    (二)捐资入册档次
    1.每个宗族捐资2000-10000元(人口少的宗族捐2000元以上、人口多的宗
族捐5000-10000元,上不封顶),把宗支所有资料及祠堂图片入册。
    2.捐资300元以下者.个人芳名入册;
    3.捐资300元(含)以上者.赠《通志》一套;
    4.捐资500元(含)以上者.加印个人二寸照片入册;
    5.捐资1000元(含)以上者.加印夫妻照片或个人照片、简历入册;
    6.捐资2000元(含)以上者.加印全家福照片和个人简历入册;
    7.捐资5000元(含)以上者.加印企业形象、个人详细资料及简历;
    8.捐资10000元(含)以上者.加全家福照片、所有家庭成员简历入册;
    9.现代名人:
    捐资300元以上者职务、简历入册(包括副科以上干部、硕士、博士、
教授、专家、正连以上军人、四世同堂(含)以上等)。
    10.历史名人(包括烈士):
    职务、简历免费入册,其后裔自愿捐资。
    (三)捐资荣誉档次
    1.捐资300元(含)以上者 成为会员;
    2.捐资1000元(含)以上者 给予理事;
    3.捐资3000元(含)以上者 给予常务理事;
    4.捐资5000元(含)以上者 给予荣誉副会长;
    5.捐资10000元(含)以上者 给予荣誉会长;
    6.捐资50000元(含)以上者 给予永久荣誉会长(以捐资多者为序)。
    五.建议和希望
    2015年是关键年,一切工作必须在农历12月底完成。建议宗亲们:广泛
宣传、同心协力、积极配合、鼎力相助。各片区会长,肩负责任,要落实好自
己片区各项任务;各宗族负责人,要积极配合,广泛发动搜集资料;各地族长、
长辈宗亲们,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正面引导和解释工作,弘扬至先贤德精神。
    希望在座宗亲:加团结、强努力,聚信心、破难题,承传统、扬正气。将
“吴氏文化”搞得有声有色,使瑞安吴氏永盛不衰!更好地弘扬始祖:谦让、
尚义、友悌、仁爱,四德俱全的至德精神。让我们编写一部具有宗族特色的,
深受族内、外大众欢迎和赞扬的,千古流芳的吴氏大宗谱!
    最后  我向大家拜个晚年,并通过大家为您们的家人、家族,祝贺问好!
          祝吴氏全体族人:家庭幸福、新春愉快、步步高升、财源广进!
                                                          谢谢大家!

泰伯公第110代裔孙吴义者          
2015年2月初稿               
吴连寿

作者QQ:1196592220 IP:117.169.1.*
2015-2-10 22:50:28
江西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竣工庆典暨祖牌上座仪式照片
(无内容)
吴连寿

作者QQ:1196592220 IP:113.119.204.*
2015-2-10 17:02:53
江西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记
江西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记

吾祖承顺公,又名宥公,系伦公二子、宣公之孙。泰伯公之71世孙也,尊为宣公传闽粤吴氏之始祖。
本宗祠始建于清末年间,距今140余年,原属承顺公21世孙鼎亨公后裔所建之家祠。因遭时不靖,岗面吴氏四大房宗亲鼎力相助,共同出资化解,随后宗祠堂牌前移至共同的祖宗“五四堂”(吉甫公之子、承顺公四世孙)。今又有承顺公三世泰甫后裔的九堡坳背宗亲参加祠堂重修,宗祠堂牌又前移至承顺始祖,曰“承顺堂”。
时逢太平盛时,国强民富,国家、民众兴办公益事业蓬勃发展。吾族也不甘落后,面对落伍的宗祠,今年初众宗亲统一思想,决定拆旧建新。推举远椿牵头成立强有力的理事会。农历7月动工,至11月底基本完工。筹建中理事会精心策划、努力工作,多出钱多出力。同时得到了大多数宗亲的支持,按红丁每人500元,筹资35万多元。面对较大的资金缺口时,远椿、积坪等理事会成员带头大额捐款,远椿、积圳、连寿还前往族人打工相对集中、稳定的惠州动员捐款,累计捐款达20多万元。又有连寿以“岗面”、“承顺”、“至德”、“延陵、渤海”拟就对联,与理事会成员共同出资将其镌刻在四对大柱上,加上金碧辉煌的壁画,更彰显出厚重的吴氏文化之精深。
农历二0一四年十二月初一举行了祖牌上座仪式,初二日岗面吴氏宗亲600余人参加了隆重的竣工庆典,福建龙岩、永定、赣南、于都、瑞金、于都沙心吴氏宗亲联谊会应邀参加。是日晴空万里,鼓乐齐鸣,烟花、爆竹火光冲天,场面热烈、祥和,威振一方,族人无不称好、称快、赞美!

岗面吴氏宗祠重建理事会
农历二○一四年十二月
联系电话:13979732938吴连寿
对联
承继苏赣闽粤祖德丁旺财盛
顺聚东南西北气脉人杰地灵

岗山多娇泰伯贤德播四海
面门广阔仲雍后裔衍五洲

延陵后裔团结进取扬家风
渤海贤良开拓创新展鸿图

至诚让天下千秋炳辉留青史
德望圆周朝万古流芳谱华章

吴连寿

2015-2-9 11:03:12
瑞金岗面吴氏承顺公祠重建庆典暨祖牌上座录像
(无内容)
吴允涛

2013-6-21 12:36:07
寻根
山東費縣上冶西畢城,有支吳氏。譜碑在文革時已被毀了,據說老祖是從南方於明代搬過來的。現在輩份是
—清——百—宗-開-繼-世-允-兆-遠-,  不知祖籍是哪儿,誰有准確信息,請聯系!
吴修国: (2015-2-4 11:15:38)
Re:

你谱上有没有记载或者有没有先辈口授的更多资料。我们支系的有5支外迁的不知道具体地址。可以加我qq探讨一下。
吴文生

2015-1-23 13:00:49
(给版主的悄悄话...)
(给版主的悄悄话...)
悄悄话已预设密码,[点击这里验证...]
吴田赐

作者QQ:491597753 IP:112.93.34.*
2015-1-21 17:55:52
吴氏宗亲会-广东吴氏宗亲会,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平台wushizongqin
欢迎各地吴氏宗亲及家属子女亲戚朋友;关注我们; 努力实现以立足广东省,延伸至全国辐射全球,广东吴氏宗亲会在全国宗亲社群中,具有较高名誉的宗亲会社群 广东吴氏宗亲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ushizongqin;请各位宗亲顺手转发给你的家属或朋友及亲戚们(朋友圈/好友们)
表格填写请关注广东吴氏宗亲会微信公众平台;微信号wushizongqin;以后的宗亲活动的,祭祖等;都会在公众号公布及活动报名.及当地活动也欢迎参加
吴连富

作者QQ:1916986375 IP:61.159.186.*
2015-1-19 7:16:57
大家好
(无内容)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365bet网址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