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
365bet网址信息交流中心

| 2010-2008以前信息 | 2007以前信息 | 2006以前信息 | 官方首页 | 信息管理 |
信息交流·管理公告:
365bet网址信息交流中心2010版正式运行,请各位宗亲积极发布信息.所发布的信息必须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互联网规则,否则后果自负!
所发布的信息只能是与吴姓氏族有关的资料,请宗亲们用真实姓名.谢谢合作。请知晓相关信息者给予“回复”。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115.219.11.*
2015-8-7 15:49:52
瑞安渤海吴氏谱序
国史、州志、家谱为史学领域中的三大支柱,是中华传统文化灿烂的瑰宝。家谱是州志中一姓之志,以血缘为线索,记述姓氏的由来、世系的繁衍、居地的迁徙、开拓经营的业绩、以及历史文臣武将、文艺、科教、商企各界的巨子名家、各阶层拔萃人物和德高望重的耆宿。是一项具有亲和社会与凝聚中华民族的巨能,是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变迁、时代精神、社会风尚的载体,是史不可缺的重要文献。
三千年前,始祖泰伯,三让天下,创立了三大里程碑:一是禅让周室八百多年基业,忠孝义全;二是功开万古江南,名垂青史;三是树立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四海敬仰。泰伯之德,被孔子尊崇为“至德”,成为当至无愧的德圣!千百年来,至德精神勉训无数后人。吾乃始祖,德高望重,根茂叶盛,世泽远长,吴氏后裔,四海维扬,互助互惠,亲情昭彰;改革开放,人和政通,盛世修谱,族必系宗,尊宗敬祖,子孙豪荣,发扬祖德,传承家风。

渤海始祖,流长源远,为避战乱,万里辗转,频繁迁徙,艰辛创业,大江南北,繁衍生息。泰伯公第20世孙重道(季扎三子),生周景王四年庚辛(前541),随父居延陵(今江苏常州);21世利坚,生周敬王九年庚寅(前511),随父投奔雒邑(今河南洛阳);28世镐公,生周赧王十年己未(前305),为避祸遂弃官隐居九江庐山;31世庄公,生秦始皇卅四年(前213),出任河南太守复归洛阳;62世稇公,生唐太宗贞观十七年癸卯(643),居渤海汴州浚义(今河南开封);68世简公,生唐武宗会昌三年癸亥(843),由山西徙四川阆州兰登谷;69世宣公,字守德,号宣成,生唐僖宗乾符元年(874年),后晋高祖天福元年(936)合家渡江迁居江西抚州府临川石井;70世纶公,字伯宗,生唐昭宗天佑元年甲子(904年,三十三岁时)与父母弟弟同迁江西抚州府临川石井,不久,又随父及幼弟迁居江西南丰金斗窠;71世宝公,生唐明宗长兴元年庚寅(930),约宋太宗年间,自南丰金斗窠迁徙福建邵武建宁盘湖岭隘上黎堡石塘;73世沛公,字盛东,生北宋太祖开宝九年丙子(976),北宋天圣年间为山东埭州太守,妣苏氏,生子二:楷、模。公妣俱塟山东棣州北关外,属渤海域,后裔逐以地为郡;80世伯莲,生南宋高宗绍兴卄年庚午(1150),南宋宁宗嘉定年间由山东埭州复迁闽(福建)清流县铁石村;84世十四郎,南宋理宗景定元年间(1260),福建莆田始祖;85世岳(念二郎),字猥元,号石庵,南宋端宗至元卄五年间(1288),移居漳州海澄白埕吴养山(今龙海市东园镇),入漳始祖,生子三:则贤、则惠、则茂。
瑞安渤海一世祖则茂(八十六世),元英宗至治元年间(1320),因社会动乱,移居漳州南靖县居仁里。生子二:长子种德,字饮宾,后裔居台湾;次子仲成(重成)后裔居漳州。九十四世甫祥公生子五:长肇祖、次肇起、三肇都、四肇緝、五肇熙。肈祖晚年居平阳高沙里(麻步);肇起之孙宗德迁居台湾;肇都迁瑞邑九都前埠;肇緝居泰顺;肇熙迁永强三甲,后裔移居永中。

一、莘塍前埠概況
前埠肇基祖(泰伯九十五世):名肇都,字文洪,生明万历十六年戊子(公元1588),居闽之福建漳州南靖县焦山,于明万历四十四年间,游浙温瑞邑九都莘塍前埠,见夫水秀山明、俗风醇美,逐卜宅居焉,生子二,时明、时晴。长子时明,为乾房,公妣潘氏,生子一:宗上,字子上,留守瑞邑九都前埠;次子时晴,为坤房,公妣谢氏,葬于瑞邑九都前埠与父同墓,生子一:宗正,字昌胤(九十七世),从瑞邑迁居平邑(今苍南)二十九都灵溪大门厅基居焉,娶许氏,生子三。宗正公长子文弥迁居永嘉丁山埠头,生子一:起珍。
肇都公居瑞邑九都迄今历四百载,宗传十八世,瑞平兴旺,丁育叁千有余,枝繁业衍,部分族人散居台湾,福建,南京,温州,永嘉,平阳鳌江、苍南、赤溪、信智、观美,瑞安安阳、飞云良种场、西门河头、十八家、东山、上望九里、莘塍、七坦、直落、周田、董田、塘下等遍布罗星。具体详情由前埠、苍南大门谱载。

二、马屿五甲概況
肇祖公(泰伯九十五世)生子三,长时雍、次时和、三时荣。时雍于明万历约公元一五七三年至一六二0年间,避乱从福建漳州南靖县焦山,迁至平阳高沙里,时雍长子宗周居福鼎選城、次子宗禹迁居福建南湖竹坪。后时和时荣访胞兄至平邑,携时雍三子宗旦复游平阳坡南,渡过瑞安飞云江,剩舟沿江而上,见其山明水秀,土地肥沃,风俗醇美,逐卜宅居矣。时和逐卜居团屿(今马屿五甲);时荣居陶山沙州;九十七世宗旦迁居荊谷苏山。三公分別五甲、沙州、苏山为肇基之祖。厥后时和四子怀四迁往江西;时和公三房宗久之四子文才迁往苍南宜山,后裔孙又迁往苍南赤溪;九十九世起则公移居焦浦,起敬公移居呈佛,起灿公移居南南信智。一百零二世日贯移居湖岭六科。二房宗仑公派下文泰、文景兄弟移居江桥湾;宗旦派下文拱公移居姜山、文叔公迁居大岙底。一百零二世日湊移居谢岙底。一百零四世克鵬移居黃泥山(今瑞安沙河底);时和公入瑞迄今历近四百载,衍传十七世,宗支繁衍,迁居异地者棋布星罗,不一一列举。生齿日增,具体详情由马屿五甲、苏山,沙洲等谱载。
莘塍前埠宗族,自民国至共和间三顾马屿认亲无遇,值公元一九九三年古历十月廿三日,前埠礼育(一百零九世)至马屿集市经商,与五甲宗亲相遇,双方查阅宗谱,系共祖同宗,此后频繁往来。

宗谱编修是回顾和記述族人的活动史实、敬祖重宗、牢记祖根。有利于加强宗情凝聚,唤发宗族的文化,继承和发扬祖先的谦让、尚义、友悌、仁爱的至德精神,为吴氏文化发展及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注:《瑞安吴氏通志》正在编纂中,涉及本宗的各地宗亲,请多多指点。
    如有近亲宗支要加强联系。15356211777  QQ邮箱851161421  谢谢!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瑞安吴氏通志》编纂委员会:
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编委办公室主任  
泰伯一百一十世孙  前埠 义者     
二0一五年秋月 谨撰         
吴先辉

IP:182.99.151.*
2015-8-6 9:23:58
泰 伯 之 魂
                                       泰 伯 之 魂
                                                         
赣州市 吴先辉

在吴氏族人中,但凡言及先祖之德,必谈泰伯的谦让之德与开拓之功;这是乎已成为社会与族人的基本共识。

但是,社会上也有的认为:《论语》与《史记》并未言及泰伯谦让、开拓之为。本人认为,文字考究固然重要,但切忌思想僵化,必须介入历史沿革、演变发展的历史唯物主义思考。
 
二千多年前,被中华民族称为圣人的孔丘,对泰伯的伟大人生作出了极为崇高的赞誉:“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迁,在其不朽的《史记》中,把吴泰伯列为世家第一。这些,都是对泰伯伟大人生实践的高度推崇。对泰伯的这些道德评判,成为华夏二千多年来诠释泰伯人生的重要依据。

千百年来,围绕泰伯三让、泰伯奔吴 、立足梅里、创建勾吴、开拓江南,学术界开展了多方位、多视角、多层次的研究与探索,对泰伯的“三让”,得出了较为一致、符合历史逻辑的判断,取得了较为丰富的学术成果。众多学术泰斗,对孔子所言泰伯之“至德”,也从其内涵和外延的两个层面,进行了颇有深度的剖析。   

泰伯三让,以外出采药、断发纹身等方式,以示己非可用。这样,他既实现了真正的让,又没有让人觉得这个天下是他让给季历的,使得季历的就位成为水到渠成之事。然而,史间必有记载,当孔子看到这些记述之时,感慨不已:“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老百姓不知道泰伯之“让”背后的这些故事,这才是真正境界极高的“让”。泰伯的行为是既让出王位,亦不追求名誉。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使得普遍的民众竟然寻找不到称颂之处。康熙皇帝赐予“至德无名”之匾额,正是对泰伯人生的精确评判。“无名”、“无得而称”,但又是“至德”,这就是谦谦君子的最高境界!“无名胜有名”,是后人对泰伯的充分肯定。“无名胜有名”就是说任何名誉在泰伯面前,都显得逊色,都显得苍白,都无可比拟。泰伯连名誊也不要,这就是真真切切的谦,实实在在的谦;这就是至高无上的品德。故此,孔子说泰伯的品德是最高尚的——至德。

何谓至德?至德必须具备哪些重要品格?多数学者认为:至德就是道德的顶峰、行为的楷模。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就是其思想情操和表现形式。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埋,乃推己及人之意。所以仁字,从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别人之观念立,人之人格显,方能雍容和谐,以立己立人,发挥老吾老幼吾幼之怀抱;以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则思义,不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於义,小人喻於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礼者,说文: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释名:礼,体也,得其事证,人事之仪则也。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中正之态。智者,知也,无所不知。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信者,不疑也,不差爽,诚实。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从人言,人言不爽,方为有信。诚心之意,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
温良恭俭让者,即什么也不争,什么也不抢,处处与人为善。温者貌和,良者心善,恭者内肃,俭乃节约,让即谦逊忍让。有了这般的品格,可谓至德之人。泰伯就是具有这些道德人格的皎皎者,所以获得孔子及多位皇帝的高度赞颂。吴文化区域的广大民众一致认可:泰伯的谦让包容,已成了吴文化和吴地人民延续至今的精神特质,是泰伯留给吴地人民极为宝贵的精神遗产。


有人认为:《论语》、《史记》对泰伯并无谦让、开拓之说;以此推论:泰伯决无谦让、开拓之为。
产生这种看法的原因,在于孤立地、片面地、静止地看待历史事实。历史告诉人们:对任何一件事物的认识、评判都是在发展与深化之中。对自然界的认识是这样,对思想道德层面的认识也是这样,是一个不断深化与丰富的过程。比如对自然界的认识,可以肯定一万年前同样是白天与黑夜之交替,不管一万年前的先辈如何称谓白天、黑夜,但白天、黑夜给人的感官效果是相同的。如说有不同,那只能是:“客观存在相同,主观认识有异。” 如果说给“白天、黑夜”再赋予政治上的含义,也许就近千年之事;万年之前决无此事。然而以“白天、黑夜”来比喻政治的色彩,也是人们思维的想象力日益丰富的结果。过去的政治同样有“白天、黑夜”,但是缺乏如此的想象力,所以并未作出如此的判断,而决非往昔无此现象。星星,还是那个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太阳,也还是那个太阳;不同者,认识在深化。 思想道德层面的事也是这样,仓颉造字之前,谁能对思想道德行为作出文字上的记载。可以设想,就仓颉造字的初始阶段,文字词汇也绝非如今天之丰富。人们生活的需求,推动着文字的发展与丰富。随着人们生活的丰富多彩千姿百态,文词也随之丰富。道德命题、哲学命题、政治命题、经济命题,还有不断出现的新领域和探索的新路径;生活的方方面面……。凡此,都在推动构建更加完整、精确地表达客观事物本质的新词语。              
千百年来,中国的知识界对古代的经典作品,一而再、再而三地进行新的诠释,对四书五经的诠释尤其繁复。这些作为,既是扩展对经典的广度与深度之认识的需要,更是古为今用之目的。历代经典都承载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资源。这些精神资源有如一个万味俱全的药房,可治百病(精神道德之病)。人们常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社会也是这样,必然会有病态;面对社会精神道德之病,人们必然会从自己的历史资源和人类的历史资源中,去寻找适宜社会治理的方式方法,以促进社会的良性发展。因为任何历史的经验与教训,都是我们宝贵的财富,是我们臻于完善的台阶,亦是我们前行的阶梯。很多作为,都是源于历史而又超越历史;没有历史就没有坐标,没有超越就没有进步。     

泰伯的至德人生是:谦让不争的人生,自强不息的人生,孝父友弟的人生,诚信不欺的人生;这些判断都是源于泰伯人生的客观实践,也是族人及社会对泰伯的基本共识。

衡山采药,是孝父友弟的真诚动因;勾吴拥戴,是诚信不欺的千秋明证;
三让王位,是谦让不争的道德基石;开拓梅里,是自强不息的丰硕成果。
这些品德就是至德文化的精髓,就是至德文化千年不朽的根基。
简言之:此乃泰伯之魂也!

                                                                
吴肇军

作者QQ:312542516 IP:125.112.86.*
2014-6-12 12:23:16
寻亲
江西南昌县黄马乡东边新余村吴氏寻找同宗族的宗亲;我族是泰伯公世系下传19世延陵王季扎次子征生[20世]的后裔,71世[蒙]公从安徽宣城迁徙到豫章东湖[今江西南昌市东湖区],77世居厚公[宋朝尚书 右丞 太师 开国公]的次子[择]公之孙;80世延孜公徙始开基居抚州临川县箭港乡新余村[今江西南昌县黄马乡东边新余村],约在6几年划拨南昌管的。字辈是:伯仕汝九公、时世宗之杰、益本重贤良、信守忠和节、学茂至嗣英、可曰如先哲、匡国永泰昌、万代扬光烈。信字辈是101世、已传衍到嗣字辈[109世]。同宗者 可于我联系 吴九根 2014年6月5日
吴华: (2015-7-29 17:40:12) 作者QQ:839153184 IP:221.235.241.*
Re:同宗

我也是居厚公后裔,在湖北大冶鄂城一带.有1.2万人左右,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183.138.17.*
2015-7-22 16:28:51
瑞安吴氏《泰伯颂》
泰 伯 颂

人之有祖,族之有宗,祖辉业绩,史册传颂;我乃先祖,始发殷商,姬姓部落,陕西籍乡;
古公亶父,尊周太王,育有子三,德厚道高;长子泰伯,次名仲雍,三子季历,世家诸侯;
历子姬昌,圣瑞之相,为立储王,古公担忧;善解父愿,兄弟策谋,采药为名,尽孝禅让;
辗转千里,远奔江南,定居梅里,开拓荆乡;焚身断发,孝义忠贤,三让王位,创建勾吴;
谦让美德,尚义仁爱,开拓精神,万家敬仰;历代君王,歌功颂德,文臣武将,无不赞赏;
司马迁称《泰伯世家》,被孔子尊“至德”至圣;至高品德,博大精深,辉煌业绩,久盛不衰。
泰伯无嗣,继位仲雍,衍祖传宗,前赴后继;宗繁支衍,万民乐业,族强国兴,代代传承;
太平盛世,寿梦图强,季札让禅,阖闾霸业;历近八百,坚守祖业,直至夫差,大意失国;
王子家族,四散流离,不忘国耻,仍认国氏;吴氏族人,三千多年,历史长河,繁衍生息;
八大郡望,历程曲折,同宗渊源,血脉相连;大江南北,环球大地,五湖四海,遍布后裔;
改革开放,仁和政通,经济繁荣,认祖归宗;盛世修谱,历代族风,不忘祖源,重祖敬宗;
承前启后,族必联宗,训勉后人,传承家风;发扬祖德,子孙豪荣,至德精神,日月天同。

瑞安吴氏文化研究会            
二0一五年夏月       
泰伯第一百一十世孙  吴义者
吴海滨

作者QQ:1298806645 IP:111.172.145.*
2010-10-10 20:33:25
中国的保尔吴运铎
湖北武汉市蔡甸区,原来是汉阳县。中国的保尔吴运铎的家乡。是哪一派?
吴 春华: (2015-7-17 8:12:41) 作者QQ:839153184 IP:221.235.241.*
Re:天开文运时‘

我们这里有运字派
吴良成

2015-6-17 15:25:29
江西省余干县乌泥吴氏族2015年端午节期间划龙舟活动
江西省余干县乌泥吴氏族2015年端午节期间划龙舟活动
吴辉晖

IP:116.224.62.*
2015-6-9 14:32:43
哪位吴王的少子名“摇”
在清代两部周庄镇志中,仅提到吴王少子摇的封地在周庄一带,其他信息全无;而现在所能看到的吴太伯世系表中也看不出姬摇是哪位吴王的小儿子。也不知道这摇是哪位吴王的少子?
吴志熙

作者QQ:9047934 IP:175.43.189.*
2015-5-28 18:32:54
吴氏
我是来自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玉堂街道办事处玉堂村      我们这里有几个村里都姓吴 祠堂 族谱 原来也有只是经不住时间的的考验已经不在了!   我还记得 字派    正  大   永    耀   熙   我爸是永字派 我是耀字派~   我只记得这么多。   如有请联系我QQ9047934
吴水振

2015-5-22 10:35:12
河南南乐县千口乡陈村吴氏辈份
    我们村约有一半人姓吴,辈份我只知道我爷爷是绍字辈,父亲是殿字辈,我是景字辈,因为没有完整的家谱,加上今人取名不再讲究字号,所以往上往下的辈份字号就不知道了,哪位宗亲能给追根溯源一下?不胜感激。
吴义者

作者QQ:851161421 IP:183.138.49.*
2015-5-15 14:33:20
吴氏来源、兴衰与发展
吴氏来源、兴衰与发展

一.吴氏来源
吴字是象形字,据《说文解字》:吴者,哗也。古时先人在狩猎时,发现大兽后,一边奔跑,一边回头呼喊(大家躲避意思)。这种大呼大叫的动作形象一个“吴”字。这种人,当时就叫吴人。吴人早在炎帝、黄帝时就已存在。炎帝时有个大臣叫吴权,黄帝的母亲叫吴枢。上古就有吴人其源流及支系。
如今远古吴姓的初祖居住在姬水流域(今陕西西北部),古以姬为姓。黄帝是吴姓的远古初祖。黄帝娶有四位贤淑的妻子,生有25个儿子,其中得姓者14个,后就形成14个部族。黄帝正妻嫘氏祖母生两个儿子玄嚣和昌意,他俩都继承了黄帝的本姓(姬姓)。吴姓就是玄嚣这一支系传承下来的。吴姓的开氏始祖是吴太伯,父亲是古公亶父(周太王),是黄帝轩辕氏的直系后裔,到殷商时期,已是黄帝的13世孙。他是《史记》记载的天下第一世家《吴太伯世家》。吴太伯是吴姓的第一人,但无嗣,所以叫开氏始祖。仲雍是太伯的弟弟,继承了他的王位传承后裔,叫传宗始祖(就是吴姓的血缘始祖)。仲雍传到第四代周章时,周武王已灭商,建立周室王朝。周武王为了寻找太伯、仲雍的后裔,找到周章和他的弟弟虞仲,封周章为吴国国王,封虞仲在虞地(今山西省平陆县境内)建立虞国(又称北吴,传十二世被晋所灭,其后人以国为姓)。所以吴、虞是一家。
据《史记•周本纪》和《吴太伯世家》记载,公元前12世纪(殷商时期),姬姓周部落的首领古公亶父(周太王)是黄帝(姬轩辕.公元前2603-前2503年,在位101年)的12世孙;是高阳氏颛顼(姬乾荒.公元前2322-前2245年,在位78年)直系后裔。古公亶父有三子:长太伯、次仲雍,三季历。太伯无嗣,死后由弟弟仲雍继位,世代相传。武王灭商后,封仲雍的曾孙周章为吴子,追封太伯为吴伯,‘吴’成为正式的侯国。吴国建都于(今江苏省苏州),拥有今江苏、上海大部分和安徽、江浙等一部分地域。公元前586年,太伯第十八世寿梦(第19位)正式称王。到二十世阖闾(第24位)时,曾一度攻破楚国;到二十一世夫差(第25位)时,战胜越国,俘虏越王勾践,接受越国求和。由于夫差大意,不听大臣伍子胥的劝谏,终被越国打败,吴王夫差自杀。吴国于公元前473年灭亡,其王族子孙虽四散避难,却不忘故国,仍以国为氏,以太伯、仲雍为吴姓始祖。
二.吴氏的发展
吴氏是一支伟大的姓族,源远流长,至今有三千二百多年的悠久历史。创始主泰伯是一位谦让、尚义、友悌、仁爱四德俱全的英明君主。他三让王位,历尽艰辛,奔赴荆蛮,创建吴国,为吴国的发展和繁荣昌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深受后人敬仰、尊崇、歌颂。如今研讨吴氏根源及泰伯的功绩,对于加强团结、和谐社会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的教育作用。
三让天下,忠孝两全。殷商时代陕西省岐山县有一个部落(因地处周原姬水一带)故称周部落姬姓。部落首领名叫古父亶公(尊号周太王)。他是一位具有雄才伟略、积德行义、国人皆戴之的姬周君主。娶有邰氏女太姜为妃,“太姜美而贤”,生有三子,长泰伯、次仲雍、三季历。季历娶任氏女太任为妻,生子姬昌。姬昌一出世,天庭饱满、地阁方圆,更有神话传说:有一只吉祥鸟衔丹书飞至周原,落在姬家。丹书内容是为君之道。古父亶公认为这是周室兴旺的征兆。因而对姬昌这位孙子倍加疼爱。昌长大后聪明过人,具有伟人气质、王者之风。古父曾言“我世当有兴者,其在昌乎”。于是心想将周业传位于三子季历,以后传给姬昌。但按旧制和当时氏族传统,王位因由嫡长子泰伯继承。姬昌之父季历排行老三,没有资格承嗣。这样,姬昌也就没有机会继位周业。为此,古父既不愿违背王室传统,又为自己不能如愿传位于姬昌而左右为难,终日闷闷不乐,郁郁寡欢,竟然抱病在身。长子泰伯,是一位十分忠诚孝悌之人,当他觉察其父的心思,为遂父愿,以孝尽忠,决定让贤。即与二弟仲雍商量,托词为父采药,二人离开周室,避居吴山(今陕西宝鸡陇县交界处)。让其三弟季历继位,此为一让也;
泰伯、仲雍避居吴山后,季历果然被立为太子。但古父为不违背周室传统,临终遗命季历,待泰伯回周室后位还泰伯。不久,古父病逝,泰伯、仲雍闻讯奔丧周室,季历遵父遗命,欲还位于泰伯,泰伯坚辞不受,季历不依,为此,泰伯表示真心让位,决定远走高飞,偕弟仲雍率领吴山族人,跋山涉水,披荆斩棘,饥餐渴饮,晓行夜宿,辗转千里,来到长江三角洲的太湖之滨,定居梅里(今无锡梅村)古称荆蛮之地,开创新的生活,此为二让也;
泰伯、仲雍来到荆蛮之后,为表示绝无反顾之心,竟然易服毁容、文身断发,完全改从土著的习俗。这以礼仪文明自诩的周人来说,只有遭到刑法之人才文身断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损伤肌肤,皆为刑余之人。可见,泰伯决心让位的品德是何等高尚!泰伯还传言季历:“我已到遥远的荆蛮,改从土著断发文身之俗,成为刑余之人,再无资格当宗庙社稷之主了。”因而季历正式即位莅政。此为三让也。
泰伯以国家社稷为重,不计较个人得失,“三以天下让”,可谓“忠”。不以长子为尊,遂父意愿,让位于弟,可谓“孝”,以孝尽忠,实乃忠孝两全。历史上曾经有过,为了争夺王位,父子相戮,兄弟相残。可泰伯不争权,不图名,不贪利,三逊其国。使周室在无任何纷争下,顺利传位于姬昌。说明泰伯的谦让、尚义、友悌和仁爱,四德俱全,堪称高山仰止,为世人歌颂。可见,周之有天下八百,泰伯功不可没。所以,被中华民族尊称为“至圣”的孔子,赞泰伯为“至德”。孔子赞叹:“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在孔子看来,泰伯的崇高品德已到了极高的境界,人世间再也找不出什么褒词赞语来形容泰伯的美德了。
拓荒荆蛮,梅里建国。泰伯成全了父王统一天下的夙愿。三让王位,偕弟仲雍远离周室,南奔荆蛮,他并非消极的避世隐居,而是胸怀大志,开拓进取。他们到了荆蛮,文身断发,化服蛮夷,与当地民众同甘共苦,艰辛创业,并推行三大改革:首先是改变当地居民的吃生习俗;第二,传播北方礼仪文明,教人读书识字;第三,引进和传授先进农耕和制陶等技术,改变“水耕火褥”的原始生产、生活方式。泰伯懂得“水利是农业命脉”,为了发展农业,他带领先民在梅里开凿了四泾一渎:即香泾、洋泾、龙泾、梅泾和泰伯渎。泰伯渎是江南历史上第一条人工运河,全长87里,宽12丈,东进蠡河,西连运河。泰伯渎的开凿,它不仅保障了农田灌溉,而且便利了舟楫往来,大大方便了交通。该渎直到现在仍是梅里沟通外界的主要水道之一。泰伯在梅里还致力于畜牧业的发展,教授当地先民栽桑养蚕,饲养禽畜。如今梅村鸭城、猪羊巷和麂城的地名,就是当时放牧鸡鸭饲养猪羊的地方。梅里,这块蛮荒之地,在泰伯历尽艰辛和苦心经营下,逐渐兴旺起来,“数年之间,人民殷富”。在泰伯身体力行、开拓创新的精神感召下,“荆蛮人民,从而归之千余家”。拥立泰伯为君长。于是,泰伯在荆蛮梅里营建城堡,创立了江南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吴国。在泰伯精心治理下,吴国一步一步地从落后走向文明。从贫困走向富裕。
泰伯生于公元前1285年,卒于公元前1195年,享寿91岁,在位四十九年。逝世后墓在今无锡市鸿声乡鸿山,墓用青色大理石砌成,墓高2米余,直径3米多,墓碑是四方形,正面刻着“泰伯墓”三个古朴典雅的篆书大字。墓前建有供祭祀用的享堂,享堂门旁石上镂刻有齐彦槐书写的一副对联,概述、歌颂了泰伯的最大功德,其文是: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坯万古江南。泰伯去世后,吴人无不悲痛欲绝,哭声震天。百姓争向他的遗体敬献鲜花,顿时漫山遍野花草枯萎。许多后去者不忍空手而归,聚众商议,泰伯生前喜欢种麻,大家各采一束麻系于腰间,以表达人们的敬仰、怀念和哀悼。这一风俗历经数千年,在民间至今流传,遂形成中华民族为去世的长辈披麻戴孝的丧葬礼俗。
吴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开拓者的不朽功勋,将他在梅里的居所改为祠庙,就是今天的“泰伯庙”,又名“至德寺”,老百姓亲切地叫它“让王庙”。今天那威严雄伟而富丽堂皇的泰伯庙翻修重建。大殿前有明代修建的石牌坊,上书“至德名邦”四个大字,醒人耳目。唐代著名诗人陆龟蒙为《和泰伯庙》一诗颂之:“故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尊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家有让王。”历代帝王都拨款修建泰伯墓和泰伯庙,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原中共中央宣传部长陆定一为泰伯庙大门题赠“泰伯庙”门额;1995年,原国家副主席荣毅仁为泰伯诞辰3280周年题赠“锡邑之光”匾额。1982年,泰伯庙和泰伯墓均被列为江苏省重点文化保护单位。1999年,江苏无锡两级政府批准鸿声镇人民政府对泰伯墓进行全面扩建。泰伯墓陵园由原来三亩地扩建至二十三亩,恢复盛唐时期原貌。于2000年冬竣工,耗资八百万元,政府拨款四百万元,其余海内外吴氏宗亲捐款。
三千多年前,始祖泰伯公,三让天下,创立了三大里程碑:一是禅让周室八百多年基业,孝忠两全;二是功开万古江南,名垂千史;三是树立谦让开拓的至德精神,四海敬仰。泰伯公被孔子赞为具有“至高无上的道德”,成为当之无愧的德圣!千百年来,至德精神激励着无数后人为之弘扬,成就非凡,硕果累累。特别是近代以来,社会条件的根本变化,至德精神同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更加贴近,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将会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谦让意味着和平,开拓体现了发展,这个至德精神的精髓同联合国和平合作发展的宗旨相吻合。践行之德,对人类永久和平、进步、发展事业,将起到不可估量的引领作用。
历史告诉人们,没有泰伯的让国南奔,拓荒江南,就没有江南的历文明和文化,更不会有今日之吴姓。因此,“让”即是吴氏族人产生的基因,又是吴氏子孙独有的标志。它赋予吴氏族人的强大生命力,所以吴氏子孙在国破家亡之后,重新崛起,仍然走向欣欣向荣之局面,不断向大江南北,异国他乡,生息繁衍,开拓创业,成为中华民族中一支勤快、勇敢、开拓、进取的优秀族姓。
“德让两家天下,功开万古江南。”这是后人对吴氏始祖泰伯之崇高德行和伟大功绩的共识和公平评价。它不仅是体现泰伯精神之概貌和吴文化之特点,也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文化之主要特征,不仅为江南文明奠基,使大江南北,太湖之滨从原始生产、生活方式,逐渐拓展为衣冠礼仪之邦,并发展为才赋人文甲天下。所以,泰伯在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伟大形象是永远不会泯灭的,人们对他敬若神明。
三.吴国与吴姓
    春秋时期社会出现大变革,周天子丧失了对诸侯的权威,各诸侯为扩张自己的地盘掀起了兼并战争,可谓礼崩乐败,天下大乱。虞国当时是一个小国,版图面积不过今天的山西平陆一县,它北邻强大的晋国。晋是周成王之弟叔虞的封地,它和吴、虞、虢同属姬姓封国,起初不过是方圆百里的小国,但经过晋国君主数代经营,版图日益扩大,到春秋初期已成为诸侯强国。晋献公是个野心勃勃的君主,他一心想扩大晋国土,称霸诸侯。虞国和虢国(在今河南省陕县)位于晋国南方,控制着晋国南下的通道,因此成为晋国首先兼并的对象。虢和晋之间隔着虞,为避免虞、虢两国联合抗晋,晋国采取各个击破的策略,先灭虢后破虞。公元前658年春天,晋国大臣荀息和晋献公密谋,设计了一个“假虞伐虢”的阴谋。晋臣荀息出使虞国,以晋国出产的名马、垂棘出产的玉璧向虞公行贿,请求虞国借道给晋伐虢,虞公果然上当,不仅答应借道,而且还答应出兵助晋攻虢。宫之奇是虞国著名的贤臣,深为晋国所忌讳。史书记载:“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他听说此事,急见虞公,力陈借道于晋讨伐虢国对虞国的种种不利后果,但虞公不听。此前,虞国边城墩邑曾遭西邻冀国侵犯,晋国看到事态的发展对自己不利,出兵讨伐冀国,解除虞的危机。在虞公看来,这次晋伐虢,虞国理应助晋。晋臣荀息终于说服了虞公,晋虞联军进攻虢国,虽未灭虢,但极大削弱虢的国力。三年后,晋国看到灭虞、虢时机已成熟,又重施故伎,再向虞借道伐虢,大臣宫之奇听到后惊恐万分,他断定这次晋国借道伐虢,回师途中必灭虞,急谏虞公,力阻借道于晋。虞公不听劝谏,同意借道给晋。宫之奇无可奈何,他预知虞将灭之,就率族人离开虞国,临行叹息:“虞国恐怕连腊月祭祖的日子也等不到了”。三个月后,晋军灭虢,回师途中又灭虞国。自周章之弟仲封虞,共历12君。虞国灭亡后,后裔为纪念故国以虞为姓,虞姓一直延续至今。
北吴(虞国)被灭亡,南方吴国处于兴盛,成为春秋时期的大国,曾一度称霸中原。自周章接受周天子封号,传到寿梦已历十五代(泰伯第十八代),寿梦做吴君时,历史已进入春秋时期。以太湖流域为中心的吴国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吴国国力增强,已敢于与中原强国抗衡。寿梦在位期间,中原以楚晋争霸为主,两国之间发生了二次战争。楚国战胜了晋国,使楚国的霸业达到了顶峰,陈、蔡、郑、宋以及淮泗流域的其他小国都降服于楚。后来,楚国国内发生权力之争,楚国大臣申公巫臣因与楚国令尹(相当于宰相)争夺权利,失利后逃到晋国。他蓄意报仇,向晋国献计献策削弱楚国。晋国采纳了申公巫臣联络新兴的吴国以牵制强楚的建议,并派申出使吴国。申公巫臣在吴国教习吴人兵法战阵,训练吴人采用中原兵车作战,怂恿吴国讨伐楚国。吴国一年内数次出兵,在吴楚边境声东击西,楚国疲于奔命,国力减弱,吴国从此开始强大起来。
吴王寿梦生有四子,长子诸樊、次子余祭、三子余昧、四子季扎。其中季扎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寿梦想把王位传给他,季扎认为这样做破坏了嫡长子继承制度,会引起内乱,坚辞不就。寿梦只好立长子诸樊为太子。寿梦临终时留下遗命,将来一定要传王位给季扎,吴人也要求立季扎为君。季扎为了躲避君位,离家逃到荒野之中。诸樊做了吴王,并立下规矩,他百年后,君位继承采取兄终弟及制,一定要把君位传给季扎。吴王诸樊一心要传位给弟季扎,就不太爱惜自己,打仗时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公元前508年,诸樊亲自率军伐楚,直逼楚国边境城市巢邑(今安徽巢湖市)。楚国巢邑守将牛臣对部下说:“吴王做事勇敢而轻率,如果打开城门,他必定第一个冲入城来,我埋伏在城门,乘机射死他。他一死,楚国边境就安定了。”楚卒按吩咐打开城门,诸樊果然抢先冲入城门,被躲在暗处的牛臣一箭射死。诸樊在位13年,按约定传位于余祭。余祭即位后,封四弟季扎于延陵,故称“延陵季子”。余祭在位期间,因季扎通晓周礼,曾代表吴国出使中原诸国。余祭在位4年,死后传位于三弟余昧,余昧在位17年。此时吴国霸业初成。余昧死时,遗命传位季扎,了却父兄的心愿。吴国百姓也要求季扎继承王位,季扎仍旧谦辞,后见难以推脱,再次出逃。季扎出走后,吴人立余昧的儿子僚为国君,这引起诸樊之子公子光的不满。公子光认为自己是诸樊之子,叔父季扎推位后,按继承顺序,理应由他继位。于是公子光“阴纳贤士,欲以袭僚”,夺取王位。这时,楚国楚平王听信谗言,诛杀了楚国大将伍奢,伍奢之子伍子胥逃亡到吴国,后来被公子光收留。伍子胥为人勇敢而有谋略,他得知公子光的意图,就把逃之途中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专诸受到公子光的极高礼遇,他愿意为公子光效命刺杀吴王僚。公元前515年,吴僚乘楚平王死去,楚国举行国丧之际,派弟弟盖余、烛庸率军伐楚,同时又派季扎出使晋国,观察中原诸国的动向。楚国早已做好准备,派大军截断吴军的退路。吴军进退两难,吴僚的两个不能归国,吴僚坐立不安。公子光见机成熟,假意宴请僚,让专诸伺机刺僚。据《史记》记载,吴王僚为防万一,自王宫至光家,沿路设护卫军士,连光家堂前、阶上、席旁都有带刀卫兵。公子光推说足疾故意离开现场,在室中布上带刃甲士。专诸把匕首藏在炙鱼腹中,借献鱼之机,靠近吴僚。专诸突然拔出鱼腹的匕首,刺死了僚。此匕首就是名传后世的“鱼肠剑”。混乱中,刺客专诸被吴僚的卫士砍死,公子光率窟室甲兵杀散僚的卫兵。公子光自立为王(阖闾)。为感谢勇士专诸,阖闾封专诸之子为卿,重用伍子胥执掌国政。远在楚国作战吴僚的弟弟盖余、烛庸听到公子光弑君自立消息,感到大势已去,弃军逃走。后来兄弟俩投奔楚国,楚把养邑(今河南沈丘一带)分封给他们。从此,吴王余昧的后裔就在河南沈丘一带繁衍生息,其后代分别以两公子的名字盖余、烛庸为氏,成为姬吴的两大分支。
季扎回国后,不愿看到吴国再闹内乱,就承认阖闾为君的合法性。《史记》记载季扎说:“苟先君无废祀,民人无废主,社稷有奉,乃吾君也。吾敢谁怨乎?哀死事生,以待天命。非我生乱,立者从之,先人之道也。”吴王阖闾即位后,实施富国强兵之术,他立城廓,设军备,实仓廪,治兵府。相传现在的苏州(古称姑苏)就是伍子胥协助阖闾修建的都城,姑苏城仿效中原城廓的建设,又兼南方水乡的特点,它周长47里,有8个陆门,8个水门,是一座设计精巧、攻守兼备的都城,它的建成提高了吴国的军事实力。在伍子胥推荐下,著名军事家孙武从齐国投奔吴,把自己著名的13篇兵法进献给阖闾。阖闾为测验孙武兵法,在宫中选了180名美女充当士兵,以两名爱妃做首领,让孙武试演。演习过程中,两位爱妃对孙武排兵布阵视如儿戏,在孙武三令五申下,仍嬉笑不止。孙武按照军事法令,斩杀阖闾的这两位爱妃。据史籍记载,阖闾痛失两位爱妃后,食无味,寝不安,但看到孙武确有用兵的本领,就没有责怪孙武。他任用伍子胥为谋主,孙武为将军操练军队,为进击强邻楚国做准备。公元前506年,吴王阖闾与伍子胥、孙武率兵大举攻楚,在唐、蔡两国军队的引领下,吴军五战五胜,长驱直入楚国都城郢,楚昭王逃跑。伍子胥找不到楚王,就掘开平王之墓,鞭尸三百,报了杀父之仇。楚国忠臣申包胥指责伍子胥鞭打王尸无道之极。伍子胥解释说:“吾日墓途远,故倒行而逆施之”。后来,申包胥不畏路途险远,远奔秦国求救兵。申包胥感怀祖国君民蒙受苦难,在秦宫庭外,痛哭了7天7夜,终于感动秦王。秦答应发兵救楚。秦楚联军击败了吴军。战乱中,阖闾之弟夫概乘机回国自立为王,阖闾闻讯,立即领兵回国击败夫概,夫概率残余逃到楚国,楚昭王封夫概于棠溪(今河南遂平县一带),其后裔以棠溪为氏,这是姬吴的又一分支。阖闾回吴后重整军备,一年后再度伐楚,占领了楚地。公元前504年,吴水军打败楚水军,俘获楚国两位水军将领和七位大夫,随后楚陆军又在繁阳(今河南新蔡县北)失利于吴军。楚元气大伤,国内人心惶惶,楚昭王被迫迁都,可谓吴王阖闾的事业达到顶峰。
吴国的南方邻国是越国。历史记载,越国乃夏禹之后,是夏后帝少康的庶子南迁建立的国家。到越王允常时,夏禹之裔已传20余代,吴越曾发生战争。吴响应晋牵制楚,楚则利用越来牵制吴。公元前537年及公元前518年,越曾两次助楚攻吴,吴越属敌国关系。击败楚国后,吴王阖闾一直伺机攻打越国。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去,勾践继位。吴乘越举国丧期间出兵伐越,越国勾践率军抵抗,两军战于携李(今浙江绍兴县)。由于吴国发动的是侵略战争,越国上下齐心一举打败吴军。战争中吴王阖闾伤了脚趾,吴被迫退兵,途中阖闾的伤趾继发感染,生命危在旦夕。阖闾临终嘱咐太子夫差:“你不要忘记是勾践杀害了你的父亲!”夫差满含泪水答应:“一定不忘报父仇!”阖闾死于归国途中。阖闾死后,夫差即位。他不忘父仇,时刻准备伐越。他让属下立于他经常出入的宫门之处,每当夫差经过,下人就大呼:“夫差,你忘了越国杀死你的父亲吗?”夫差就回答:“不敢忘,三年一定报仇。”夫差以此勉励自己,他继续重用伍子胥,又封楚国亡臣伯嚭为太宰。经过三年准备,吴王夫差厉兵秣马,准备大举伐越以报父仇。公元前494年,吴越两军相战于夫椒(今太湖椒山),吴军士卒以复仇为动力,个个勇猛善战,一举击败越军,攻入越境。越王勾践只剩五千甲士,退守会稽(今绍兴市郊一带)。越王为避免亡国,接受大夫文种的建议,“卑辞厚礼”向吴求和,条件是勾践入吴为臣仆,夫人为奴婢,进献宝器,越可免于亡国。夫差洋洋自得,准备接受越的请求。伍子胥劝谏夫差说,吴越同处三江之地,其势不能并存,勾践是位有能力的君主,加上范蠡、文种等良臣的辅弼,如不及时歼灭,其后患定会无穷。正当吴国君臣争议不决之时,越国送上美女、宝物贿赂太宰伯嚭,请伯嚭劝说吴王夫差接受越国纳贡称臣。伯嚭本来就妒忌伍子胥,他接受越王的贿赂后,一再劝说夫差接受越国求和。夫差听信伯嚭的劝说,接见越国求和的大夫文种,在吴国朝廷,伯嚭和越大夫文种一唱一和,文种委婉地暗示夫差,一旦越国得不到吴王的宽恕,勾践将会杀妻灭子,毁坏宝器,凭借剩下的五千甲兵与吴拼个死活,吴国到头来将一无所获。夫差最终接受了越的和议条件。伍子胥闻讯无可奈何地叹息说:“20年后,吴国就会变成废墟了。”
吴越讲和后,越成为吴的附庸国,勾践夫妇及其大夫范蠡等三百余人到吴国服役。相传,勾践为夫差养马,勾践夫人为吴王打扫宫室,夫妇俩表现出毫无反抗之意。为进一步麻痹、消磨夫差意志,越国又送上美女西施,对越王勾践完全放松了警惕。7年后,夫差准许勾践回国。勾践回国后不忘国耻,每晚睡在柴草上,并在门边挂一串苦胆,进出之时都要尝一下苦胆,扪心自问:“你忘记战败后的耻辱了吗?”他像农夫一样下田耕作,夫人也如农妇般亲自织衣、做饭,生活俭朴。勾践重用文种、范蠡等贤能之士,励精图治,国力逐渐恢复并强大起来。夫差好大喜功,一心向往中原称霸,他先后讨伐蔡国、鲁国,动用大量人力物力,掘成邗沟,以沟通江淮,为北上做准备。公元前485年,他联合一些小国,从海上进攻强大的齐国,结果被齐国打败。公元前484年,夫差再度进军中原讨伐齐国。他联合鲁国在艾陵(山东莱芜县东)打败齐国,俘虏齐将多人,缴获一批战利品。夫差被一时胜利冲昏了头脑,没有看到数次的征战耗空了吴国国力。越国也派人来吴,朝贺伐齐的胜利。此间吴举朝上下皆大欢喜,惟独伍子胥心情沉重,他再次向夫差陈述说:“越是吴的心腹之患,得到齐,只不过得到一片石田,石田是不能种庄稼的。”他断言:“越不为沼,吴其泯矣胥。”此时的夫差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苦口良言。伍子胥逐渐对夫差失去了信心。一次乘出使齐国之机,把儿子托咐给齐国的鲍氏,并改姓王孙氏。吴王夫差对伍子胥没完没了的谏言愈来愈反感,伯嚭趁机向夫差讲了伍子胥寄子齐国之事,夫差听后大怒,以私通敌国,怀有二心之罪,赐死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夫差说:“我死之后,请挖出我的双眼,挂在姑苏城东,总有一天,我会亲眼看到越国大军攻入吴国。”夫差为发泄对伍子胥的仇恨,竟恨及枯骨,令人把伍子胥的尸首包在皮革之中,抛入江中,其名曰:“鸱夷浮江。”公元前482年,吴国大旱,农业欠收。夫差仍决定出师北上与齐晋争霸中原。越国趁吴国国空,倾全力出动精兵,分三路攻入吴国。越军攻入吴都姑苏,焚烧了吴国都城,俘获了太子友。夫差闻讯,挥师南归,后来竟向越国求和,越国自度不能一举灭吴,就答应吴国的求和。此后越国又两次攻入吴国,在越的打击下,吴的军事力量几乎消耗殆尽。前473年11月丁卯,越国打败吴国。夫差率随逃到姑苏台上,被越军重重包围。夫差派人向勾践请罪,希望像越王勾践当年那样做个附庸国,得以保全吴国社稷,此举遭到越国拒绝。越王勾践想把吴王夫差流放甬东,给他百户人家,让他住在那里。吴王说:“我老了,不能再侍奉越王。我后悔不听子胥之言,让自己陷到这个地步。”于是自杀而死。死前,夫差用布把自己的脸蒙住,悔恨地说:“我没有脸面在九泉之下见到子胥啊!”越王灭掉吴国,杀死太宰嚭(因为他不忠于主上),后引兵归国。吴国灭亡后,吴国子孙逃往四方,他们感念故国,便以吴为姓。
早在吴亡之前,就有吴人流落异国他乡。吴越之间进行了多年的战争,在战争中,一部分吴人做了越国战俘,幸存下来滞留在越国,其中有夫差的儿子吴友及王孙弥庸。在吴越战争中失败的吴国王室成员部分流向楚国,诸如:吴王余昧之子盖余、烛庸,阖闾之弟夫概等。吴王僚的儿子庆忌在父死之后,举家逃亡到楚国和宋国,其后称庆忌氏。在这场大灾难中,上至吴国宗室贵族,下至吴国普通百姓,都历经了彻心透骨的亡国灭种之痛。据《越绝书》记载,越王勾践灭掉吴国后,大批吴人被赶出家园,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到越国做苦役成了越国奴隶。愈是离散于异乡,愈是怀念故土,血缘、地缘标志的“吴”就愈加被突显出来,亡国后的吴人纷纷以吴为姓。流落在越国的吴人在越人监督下修建大型水利设施辟首,这座长达千余米的水利设施,后来改名为“吴塘”,以纪念早期吴姓先人流亡异国做奴隶的艰辛。后来越国灭亡,在越的吴人又随越人南迁,两汉后期的阳山(今广东阳山县)吴霸家族就属随越人南迁的一支吴人。吴亡后,大批的吴姓宗室被流放到偏远荒凉之地。其中夫差的新立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婺源,这支吴氏,尊吴王诸樊为始祖,后世繁衍成江西历史上最悠久的吴姓宗族。鄱阳吴氏、浮梁吴氏、余干吴氏、乐平吴氏、进贤吴氏等支,都是吴鸿后裔。夫差家室的另一部分逃难到安徽歙县,其后裔发展成安徽吴姓的重要一支:歙州吴氏。他们也以诸樊为始祖,其后分衍出江西南昌吴氏、江西德兴、建节吴氏等支,其中以南昌吴氏最为兴旺,成为望族。吴王寿梦的后裔分为两支:一支在政治上发展,出现吴王阖闾、吴王夫差等著名国君;另一支则是季札及其后裔独立发展,人丁繁衍众多,在越王勾践入侵时,没有遭到袭击,这支族人非常繁衍,构成了当今吴姓最大支族(延陵郡)。
四.季扎及其后裔
季扎为辞让王位曾两度出走,季扎是受中原文化熏陶较深的吴人,曾代表吴国出使文化发达的中原各国,和当时著名的政治家叔向、子产、晏婴都有过交往。尤其是季扎曾出使保存周代礼乐文化最完备的鲁国,他对周礼的精通和独到理解,赢得了鲁、齐、晋、徐等国人的敬重。季扎死后葬在上湖(今江苏江阴申港)中的小岛上,相传大圣人孔子因推崇季扎之德,曾手书十字碑文:“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吴人为纪念季扎,在他墓旁建庙,世代祭祀。今天除江阴申港外,江苏还有四处季扎墓,丹阳延陵镇一处,常州三处,并且都有上述碑文。自古史书对季扎葬处的记载多有不同,但不管季扎葬于何处,这些墓碑都表现出后人对季扎的怀念之情。吴姓子孙以太伯、仲雍、季扎三位先祖而莨豪,后世吴姓宗族的祠堂往往取名“至德堂”、“三让堂”、“三德堂”,以彰显其祖先谦让之德风。季扎生有五子,个个都道德高尚。其中长子随季扎出访齐国时病逝,其名字不见记载。《礼记·檀弓上》说季扎长子葬于嬴、博之间(今山东莱芜市西北),至今遗迹尚存。
吴征生(季扎次子),在亡国之难中,孤身一人逃往齐国,所幸被齐平公接纳。他在齐娶妻生子,其后成为季扎后裔中最发达的一支。吴征生之子取名启蕃,寄寓着吴征生希望后代兴旺发达,立志复兴吴国。但矣征生没能实现其宏愿,最后客死异乡,葬在齐国葵丘(今山东淄博市)。到吴启蕃时历史已战国时代,其父死后,投奔鲁国。吴启蕃在鲁入仕为官,出任鲁相,并娶鲁国贵族叔孙氏之女为妻,定居于曲阜,死后也葬于此地。其子吴诩早年就学于孔子弟子颜高门下,研习儒术,后来,没有入仕为官。吴诩以学问称名于世,他具有战国士人的性格特点,游说诸侯,合则留下,不合则去,一生往来于齐鲁之间,居无定所。吴诩娶齐田氏之女为妻,死后葬于齐地(今山东胶南市琅砑台西北)。吴诩生子二,长子暨,次子售。吴暨一支,后世子孙散居齐鲁之间,不见于经传。吴售生有三子,其中次子吴庸成年后卷入鲁国政坛之争,失败后,逃往晋国,死后,葬于今山西翼城。至此季扎后裔从山东迁到山西。这支吴氏在山西翼城一带居住不过三代,吴庸之孙吴申又举家南迁于楚,出任楚国大司马。吴庸其他子孙则留居山西,后世迁徙线索不详。吴申之时,已是战国末期,吴申看到楚国政权摇摇欲坠,迟早必为强秦所灭,于是弃官而走,举家南渡长江,辗转来到江西庐山一带定居下来。从此吴申寄情于山水之间,再未入仕为官。吴申在此精心抚育二子,长子吴芮、次子吴倓。吴芮就是青史有名的长沙王吴芮,西汉长沙王吴芮家族的显现标志着吴姓的崛起与复兴。至此,季扎次子吴征生一支自吴亡到秦两百余年,辗转流徙了几近大半个中国。
季扎三子吴重道、五子吴木熹历史记载不详,亦很难考订出其后世流徙过程。季扎四子吴子玉一支在吴亡之后,坚守家园祖地延陵,奉祀祖先季扎。《丹阳吴氏宗友录》详细记载吴子玉一支在祖地延陵的世系传递,这支吴氏号称延陵吴氏,一直到宋元时期仍子孙兴盛绵延不绝。吴亡后,季扎长孙吴濮婪为避祸逃到太湖东洞庭武峰山一带,隐其吴姓为濮,此后数十代,达一千八百余年之久。濮氏世代打鱼、耕田为生,与世隔绝,不识世间朝代更替,各朝政府也不知还有这么一支子民。唐宋以来洞庭濮氏人口日益增多,开始重视家族的历史渊源。唐长庆年间(82l—824年)。洞庭濮氏(季扎第四十世孙)濮孟牵头,初修洞庭濮氏家谱,到了北宋,又进行重修。随着宗族的日益壮大,家谱的兴修,越来越多的濮氏族人了解家族历史,濮氏认祖归根意识逐渐增强。北宋崇宁年间(1102—1106年),濮氏宗族推举族长濮肇为代表,出面向朝廷献粮赈荒。濮氏义举受到朝廷的表彰,宋朝廷下诏征用濮肇做官。但是隐居一千多年,不愿张扬的族风,使濮肇辞绝征用,仍率族人隐居于太湖边。靖康之乱后,百姓纷纷南迁。太湖周围也住满南迁的移民,从此,濮氏宗族开始广为人知。濮氏宗族一直保持吴氏先民的纯朴之风,族人乐善好施,南迁百姓闻其声名,纷纷前去投奔。濮氏宗族居地周围移民越来越多,族长濮百被移民们尊称为“仁义山长”,无意中濮氏族长成了这一带百姓的首领。由于移民的日益增多需要政府出面管理,濮氏也希望复归本姓,得到官方和民间承认。南宋嘉泰年间(1201—1204年),族长濮百去南宋京都临安朝见宋帝宁宗,上奏濮氏宗族家世和移民情况。宋宁宗听说是先贤季扎之后,御笔一挥恩准濮氏宗族恢复吴姓。元代范寅撰写的《(洞庭吴氏)世谱通考》记载了南宋宁宗皇帝《关于濮氏复姓为吴的圣旨御批》:“这濮百既是季扎之裔,避乱隐此,劳心耕作,自食其力,困苦历世,情甚悯焉。着所在勘慰忧恤,将濮仍复姓吴,仰体国家不废遗逸之典”。濮姓复吴后,朝廷为表彰单扎长房一支世代开发太湖地区之功,将其地命名为吴巷,其行政归属于平江路,同时划出山地四亩六分,永远免除赋税,供吴氏祭祖之用。此后这支吴氏以“吴氏嫡宗”标称于世,又因先祖吴濮婪隐居太湖东洞庭武峰山南,故又称“洞庭吴氏”。到了元代,洞庭吴氏裔孙吴宣新修“洞庭吴氏族谱”,正式以吴氏标明世系。吴宣所生四子,其次子吴寿宁在皇庆年间于濮公庵旧址建立季子庙,作为吴氏祠堂,庙旁有宋名臣范仲淹裔孙范寅题名的“延陵祠堂”石碑。此后洞庭吴氏续修家谱,使这支吴氏的历史非常清楚。
五.少数民族吴氏
    元、明、清时期,由于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了统一的政权,民族大融合进一步加深。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而采用汉姓。
    苗族吴姓:我国少数民族中的吴姓,以苗族最多,最突出。主要分布在湖南和贵州苗族地区,他们大部分是由苗民改用、借用汉字姓,而成为吴姓的,也有一部分是汉族姬姓吴氏融合、同化于苗族中而形成的苗民吴氏。苗族吴氏,至迟在元代即已存在,如元至正年间(1341—1368年)湖南靖州苗民起义首领,名叫吴天保。明代苗族吴姓中还孕育出著名的理学大师、王阳明得意门生吴鹤。
蒙古族吴姓:在纯粹的蒙古族七大姓中,吴姓居其一。相传远古时代蒙古有七大部落,其中一个部落的酋长名叫吴兰苏和,他的后裔就以他的汉译名“吴兰苏和”中的第一个字为姓,这就形成了今日蒙古族中的“吴姓”,它与姬姓吴氏无关。
满族吴姓:今日满族的前身女真族也有改姓汉字吴姓的。《滕县志·人物》中《吴升传》记载:“吴升,原本女真吾古论氏,世居临洮,乃以吾作吴,因姓吴。曾太父吴珍,仕金为滕阳军判,遂为滕人。”则女真人改姓汉字姓吴氏,最迟在宋代已经开始了。
    赫哲族吴氏:赫哲族人中也有吴姓,他们也是由赫哲族姓氏的读音转译而成。赫哲族吴姓到现代产生了杰出的作家吴白丰,他就是优秀电影《冰山上的来客》的编著。
    回族吴氏:据《信阳民族志》记载:河南信阳回族中有一支吴氏宗族。回族吴氏为姬姓吴氏被同化形成。又如回族人吴钟,清初武术家,河北沧州孟村县人。
    哈尼族吴氏:据《明清云南土司通纂》一书记载,哈尼族中有吴氏,自明初洪武年间(14世纪下半期)吴蚌颇而宗族始盛。吴蚌颇居云南临安府左能山下,因率哈尼族众开辟左能山有功,明太祖朱元璋授予他左能寨长官司土副长官之职,世领其所垦土地,准其世袭。从此,哈尼族吴氏蚌颇一支,就世袭为左能寨土司副长官。吴蚌颇传猎豆,猎豆传龙胜,龙胜传安,安传上登,数世皆杰骜不听道府铃束,后除职。清朝初年平定云南,吴蚌颇的第11代孙吴应科率本宗族投诚,清王朝因授给他土舍之官。吴应科传顺,顺传世臣,世臣传弟世标,世标传子吴义,义传廷辅,廷辅之子吴俟,嘉庆三年袭职。至民国时,左能土司仍为哈尼族吴蚌颇家族后人吴忠臣世袭。
此外,其他少数民族,如鄂伦春族、侗族、壮族、白族等,都有吴姓。
六.吴氏郡望、堂号
延陵郡:江苏常州一带。商朝时期就有延陵县,辖地在今江苏省常州一带。季扎(寿梦王四子)精通中原文化,智慧而又仁义,有远祖太伯、仲雍遗风,三次不受王位。兄弟当上国王时,将延陵封给季札。其后裔将姓氏冠以“延陵吴氏”,将祠堂冠以《延陵堂》。季札封延陵,有了一支吴姓后裔世代聚居,因此延陵成为后世吴氏的郡望之一。季札所封延陵,现遗址在江苏省常州市南淹城,秦时为延陵县,隶属会稽郡,汉代改为毗陵县,西晋改为晋陵县,分丹徒曲阿乡延陵镇置延陵县(今江苏丹阳县,且仍有延陵镇)。在季札当时尚存的四位公子中,独有四子吴子玉一支,坚守家园,奉祀延陵季子的庙祀。《丹阳吴氏宗支录》记载,吴子玉生子二,吴忠和吴恕。后代绵远悠长,子孙昌盛,世代族居延陵,到宋元以后,构成延陵吴氏的主干。目前,延陵郡是吴氏最大郡望。
渤海郡:西汉时期在(今天)河北省、辽宁省的渤海海湾沿岸,渤海郡治所在今河北沧州。唐朝时期的东北靺鞨(古女真族)以粟末部为主体亦建立过渤海郡,先称振国(震国),又称渤海国,辖地在今东北松花江以南至渤海地区。后来唐玄宗册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忽汗州都督,遂名渤海。后唐同光四年(公元926年),渤海郡为大辽国契丹族耶律·德光所灭,以后不复存在。
渤海郡是吴氏的第二大郡望:古渤海郡的吴氏有几支,有的是吴芮的后裔;有的是汉司徒吴雄的后裔。在吴氏众郡望中,江浙一带的吴氏亦称渤海吴氏,但此“渤海”实为今东海的通称,指的是今长江流域的江浙地区。渤海郡在政治上发展,有吴王阖闾、夫差等著名国君,吴国被越国所灭后,夫差的太子吴鸿被流放到江西,夫差之后还繁衍于江浙、安徽、山东、河南境内的一些地方。隋唐时期,吴氏已广泛地分布于大江南北。唐高宗时有吴姓将佐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唐僖宗时,有吴姓将佐随王审知入闽,皆在福建安家落户。宋明以后,吴氏称雄于东南,其中季扎的53世孙吴宣是后蜀驸马,家族显赫一时。吴宣的5世孙吴吉甫是吴氏入粤始祖,今福建吴氏后裔大多为渤海郡,在福建连城宣和培田村至今保留了非常完整的吴氏族谱。该族谱不仅记录了家族演变,更为重要的是纪录了历史名人及很多风土人情和诗歌词曲。
濮阳郡:河南濮阳一带。濮阳古为帝丘;春秋时期卫国轩都,因地在濮水之北,故名,地在今河南省濮阳西南,古黄河南岸。秦、汉之际为濮阳县,属东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汉、魏时期为东郡治所。晋朝时期改东郡置国,西晋末期改郡,并分济阴郡之一部分给濮阳郡,治所均在古濮阳。北魏时期移濮阳郡治所于鄄城(今山东省鄄城北)。隋朝时期改为濮州,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渭县、濮阳市、范县、山东省濮州县、郭城县一带地区。唐朝时期濮州濮阳郡治所均在鄄城。五代后梁、后晋夹河苦战,晋王李存助建德胜二城。
长沙郡:湖南长沙一带。秦汉时期,吴芮属吴征生(季札次子)这一支,父亲自楚迁居庐山。吴芮以才能出众,当上了(今江西鄱阳)县令。他为政深得民心,百姓尊为“番君”。秦末农民起义。吴芮纵观天下大势,知秦必亡,遂率领当地越人起兵响应。后转战西北,与项羽等入关破秦,立下汗马功劳,项羽封他做衡山王。汉朝一统天下,分封功臣,吴芮被封为长沙王,建都临湘(今长沙),食邑3千户。吴芮做长沙王还不到一年,可惜命不长,就于当年6月去世,葬在临湘,谥号为“文王”。吴芮去世后400余年,孙权大破长沙,有人挖毁吴芮的墓冢,取棺木用作孙坚庙的材料。打开棺木一看,衣服容貌鲜艳如新,掘墓者大为奇怪。后来发墓人在寿舂见到南蛮校卫吴纲,又大吃一惊:这吴纲身材容貌竟与棺中吴芮酷似无异。一问,吴纲竟是吴芮的第16代孙。这一奇事都有记载。长沙文王吴芮,生子6、女一:嫡长子吴臣,次子吴郢,三子吴浅,四子吴阳,五子吴元,六子吴质。女嫁黥布为妻。吴芮嫡长子吴臣,于公元前201年其父吴芮去世后嗣袭为第2代长沙王,居临湘,在位8年去世,葬在临湘,谥号“成王”。长沙成王吴臣生4子:吴回、吴正、吴平、吴重。长沙王吴芮家族,5人封王,9人封侯,在汉初荣极一时。但家族虽尊荣显贵,子孙人丁却不大兴旺。在吴芮6子中,其他几支均传至三五代便告终结,独有第3子吴浅家族一支,绵绵不绝,但到第5代以后,也离开湖南,北迁中原。
陈留郡:河南开封一带。秦王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陈留县,汉武帝元狩元年(公元前122年)改置陈留郡,治所在陈留(今河南开封)。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东部至民权县、宁陵县、西至开封市、尉氏县、北至延津县、南至杞县一带地区。北魏时期改治到浚仪。隋朝开皇初年(公元581年)废黜,隋、唐两朝皆为汴州陈留郡。1957年并入河南省开封县。
汝南郡:河南上蔡一带(今河南上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当时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
武昌郡:湖北武汉一带。三国时期曹魏、孙吴两国各置江夏郡。曹魏黄初二年(公元221年)三国吴孙权分江夏、豫章、庐陵三郡之地,设置武昌郡,治所在武昌(今湖北鄂城),不久改名江夏郡。曹魏时期江夏郡的治所在上昶(今湖北云梦)。晋朝灭孙吴后,还治旧地,晋朝太康初年又改为武昌郡,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长江以南,嘉鱼、咸宁、通山等县以东和江西九江、瑞县等市县地。南北朝时期宋国移治到夏口(今湖北武昌),辖区缩为今武汉及其附近一带。
吴兴郡:浙江吴兴一带。周朝始置县,三国时期吴国宝鼎元年(公元266年)置郡,治所在乌程(今浙江吴兴),取吴国兴盛之意,其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至江苏省宜兴一带。东晋朝义熙初年(公元405年)移至吴兴(今浙江吴兴),当时辖地在今浙江省临安市、湖州市、余姚市、杭州市、德清县一线西北、兼有江苏宜兴一带县地。隋朝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因地濒太湖而改名湖州。唐朝时期亦曾改湖州为吴兴郡。
堂号:被世人敬迎还有八个堂:延陵、渤海、让德、至德、三让、宗让、仆阳、渭东堂。
七.族谱意义与作用
吴人认为,族谱是神圣之物,修谱是对宗族的一大贡献。各家吴氏族谱,大谈族谱的神圣意义与作用,成为卷首谱序的主要内容。清顺治十二年《(湖南)八甲湾吴氏谱序》曾说:“夫族之有谱,所以序昭穆、考世系,以成千秋不朽之言也。”明嘉靖丁亥《延陵吴氏谱序》也说:“谱学之兴,其有益于世也大矣,盖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乎本末,莫不由之。”把族谱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了。在古老中国,族谱的神秘意义,首在维系宗法制度,保持血统纯正。《延陵吴氏家谱序》说得好:族谱兴起于中古而有先王之遗风。“先王宗法坏而恭敬之教亡,教亡而后谱作,谱作而后分明,分明而后义生,义生而后礼行,礼行而后祖尊。”族谱的出现,就是在宗法制度败坏后一种挽救宗法礼制、维系血统纯正的产物。有了族谱,就有了区别、分明,就知道自已是从哪里来的,属于哪一宗、哪一支,不会乱认祖先宗派。没有族谱,就等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无所归属。随着宗族的发展,子孙人丁繁衍分化,族人之间就会日益疏远,甚至同族兄弟都视如路人。而有了族谱,就能联络宗族同姓之间的感情。因此,尊祖宗而联姓族,承先启后之谋,莫切于此(谱)(乾隆已亥吴以忱《丹徒吴氏续修谱序》)。在大多数吴姓宗谱的家范家规中,多把修谱系作为突出的一条。
正因族谱有如此重要的神秘作用,吴姓宗族无不重视族谱的收藏保管。每次族谱之修,都要先注明受领人姓名,开明谱牒部数。宗规要求族人对族谱要留心收藏,勿视为泛常。不得乱笔涂改或让鼠咬虫伤,潮湿霉烂,更不得贪财出典,否则严惩不贷。吴氏支谱《给谱录》就规定“公议子、午、卯、酉年清明日,各携谱齐集公所,凭值年人眼同会看,倘有毁坏者听罚,其遗失出典者,议罚不轻,严追不贷。”各家修谱,往往都要请学者名流,政界要人或本族名人作序,吴姓族谱也不例外。一篇序文,或述本族发展历史,或述修谱缘起经过,或论族谱之重要意义。因此,一篇序文就是一篇简短的历史和道德文章,而同时,往往也是一篇散文佳作。现存吴姓谱序,最早当推唐代著名文学家吴少微的《吴氏正宗谱序》。吴少微是季札的第61世孙,他的诗文雄迈高丽,与富嘉谟合称“吴富体”。此后之吴氏谱序,宋初有著名学者、龙图阁大学士吴遵路的《丹阳吴氏宗支录初编叙》。至民国时期,文人学者、政客要人所作的吴氏谱序,就数不胜数了。
八.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吴氏姓族从泰伯公三让王位开始至今有三千二百多年历史,周、秦、至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1237-473年)历经了21世(25位帝王),风雨沧桑七百多年,吴氏姓族从小到大,基业盛世极点。直至吴王夫差大意失国,吴姓子民纷纷逃亡天涯,许多家庭家破人亡。自公元前473年吴国灭亡后,族人却不忘故国,仍以国为氏。至今两千多年,吴姓子孙不仅在祖国内陆往复迁徙,而且远播国外:越南、日本、朝鲜等国,后来又陆续迁往南洋诸岛繁衍生息。由于西方列强入侵,打开国门,中西经济文化的往来加强,部分吴姓子孙远迁欧美及东南亚等国。而今随着全球一体化的浪潮,吴姓子孙已遍布全球。现在全球吴姓人口达到四千多万,其中:中国吴姓人口三千多万,世界各国吴姓人口六百多万,吴姓华裔占海外各国人口中的15﹪以上。全国各地有千万个吴氏宗祠,温州有吴氏总祠(平阳水头 泰伯祠),2014年10月30日成立《浙江省吴氏文化研究会》;全国有吴氏总祠(苏州无锡 梅里),是吴国的发源地;国际有“吴氏宗亲联谊会”。
泰伯,不仅是吴氏族人的始祖,而在无锡地区已成为“江南万家始祖”。农历正月初九是泰伯的生日,每逢这日,梅里人民、大江南北、全球各地吴氏后裔,纷纷前往瞻仰朝拜。清明节,梅里乡俗更有祭祀泰伯庙的隆重节日活动。我们祖先的丰功伟绩,是吴氏后代子民的骄傲。吴氏文化永盛不衰,泰伯精神与天地共存,与日月同辉,我们要弘扬泰伯的崇高美德、继承吴姓的优良传统,精诚团结,开拓进取,为吴氏的繁荣发展和伟大复兴而努力!

泰伯公第110世裔孙  吴义者
                                                     2015年5月修编
[分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信息搜索]

搜索:
[返回主页] 365bet网址信息交流中心
CopyRight © 1997.7—2020.7